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天鸿动态 | 喜报!集团中标光伏能源项目:新型城镇化—绿色生态城镇创新示范建设工程

发布时间:2025.04.21 阅读86次 作者:中锦天鸿

    在全球碳中和目标与我国“双碳”战略的推动下,光伏能源已成为城市绿色转型的核心引擎。阳春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启动新型城镇化—绿色生态城镇创新示范建设工程,以公共机构屋顶光伏为抓手,打造粤西地区绿色低碳发展的标杆项目。

    阳春市新型城镇化—绿色生态城镇创新示范建设工程项目近日正式启动,中锦天鸿集团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项目经验成功中标这一标志性工程。该项目将在阳江市阳春市公共机构屋顶大规模布设光伏发电系统,标志着阳春市在绿色能源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1.png

24.jpg

工程名称:阳春市新型城镇化—绿色生态城镇创新示范建设工程项目  

工程地点: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公共机构屋顶  

总投资额:约8.1317亿元,其中建安工程费约4.581亿元(土建投资303万元,设备及技术投资3.5507亿元)  

微信图片_20250421143558.png

工程规模与技术参数  

    本项目覆盖阳春市各类公共机构建筑,包括教育建筑、政府单位、医疗建筑、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总屋顶面积达889,327.09平方米,其中可利用面积471,293.9平方米。项目设计总装机容量为89,545.8千瓦(约89.5兆瓦),预计28年总发电量将达到282,998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80万吨,对区域碳减排贡献显著。  

微信图片_20250421143626.png

项目意义

阳春市屋顶光伏项目的实施不仅是一项能源工程,更是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具有多维度的重要意义。  


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项目建成后,年均发电量约1亿千瓦时,可满足阳春市公共机构约20%的电力需求,有效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按照28年运营周期计算,累计发电量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1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80万吨,环境效益显著。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投资拉动:近8亿元的总投资将直接带动当地建材、设备、施工等产业链发展;  

长期收益:项目运营期间将持续产生电费收入,预计可为当地财政增收超10亿元;  

就业创造:建设期将提供500+个工作岗位,运营期需专业运维团队,促进本地就业。  


示范引领作用 

作为广东省首个覆盖全域公共机构的大规模屋顶光伏项目,其成功实施将为周边城市提供可复制的"光伏+公共建筑"模式。特别在光伏组件与建筑一体化(BIPV)技术应用、智能运维管理等方面形成创新示范。  


提升城市形象  

项目与阳春市"山水园林城市"定位高度契合,通过绿色能源应用强化生态城市形象,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为申报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奠定基础。 

天鸿笃行 

微信图片_20250325142559.jpg

    中锦天鸿集团作为项目承建方,将秉持"匠心筑品质,绿色创未来"的理念,从技术、管理、可持续发展三个维度确保项目高质量实施。  


高标准建设 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严控施工标准:采用高效光伏组件,确保系统转换效率≥21%,并优化支架结构,增强抗台风能力(可抵御14级台风)。  

强化安全管理:建立全流程安全监管体系,重点防范高空作业、电气安装等风险,确保施工“零事故”。  

BIM技术赋能:运用建筑信息模型(BIM)进行精细化设计,优化光伏阵列排布,提升屋顶空间利用率。  


 智能化运维 保障长期高效运行 

协同机制:与教育局、卫健委等机构建立周例会制度,确保学校、医院等场所施工零干扰。

部署智慧管理平台:集成AI监控、无人机巡检、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时监测发电效率,快速定位故障,确保系统年衰减率≤0.5%。  

建立本地运维团队: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提供24小时响应服务,保障光伏系统稳定运行28年以上。  

优化发电收益:通过智能调度、储能配套(如有)提升自发自用比例,最大化经济效益。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集团将严格遵守环保法规,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节能技术,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助力“双碳”目标:项目28年累计发电28.3亿度,减排CO₂约280万吨,为阳春市公共机构提供20%以上绿电。  

推动产业联动:联合当地企业参与组件安装、运维等环节,带动就业与配套产业链发展。强化示范效应:总结“光伏+公共建筑”模式经验,形成可复制的标准化方案,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推广。  

公众号.png


相关新闻
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电话:023-63391703
邮箱:zhongjintianhong@126.com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武侯大道顺江段77号吾悦广场2栋6楼